***外匯市場 - 中國央行促貶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早上無預警宣布,人民幣中間價的制定將參考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以增強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並一口氣將人民幣中間價由前日的6.1162下調至6.2298,貶值幅度高達1.82%,一時全球匯市陷入大亂,美元受此影響上漲了將近0.4%,歐元則反向下跌約0.5%,亞洲貨幣也出現跟貶現象。中國央行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調整人民幣中間價機制,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意義呢?!
中國央行的新聞稿指出,由於市場普遍預計Fed將在今年升息,導致美元走強,而歐元和日圓以及新興市場貨幣走貶,導致國際資金流動的波動度提高,但人民幣卻因龐大的貿易順差,使得人民幣相對於非美貨幣表現較強,並與市場認為「人民幣應該貶值」的預期出現了落差,因此為迎合匯市的健全發展,中國央行選擇在這個時點放手讓人民幣走貶。而除了這個原因外,事實上,中國經濟的成長力道在今年前二季仍顯得不足,雖然第一季和第二季的GDP年增率都高達7.0%,但由於中國的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以及進出口數據的表現仍不佳,且製造業PMI也持續滑落,也就是拉動經濟的消費、投資和淨出口都出現乏力的狀況,凸顯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這讓中國政府欲將經濟結構由「出口+投資型經濟」轉為「消費+投資型經濟」的路程更加艱困,儘管總理李克強曾在4月中旬提到,「不希望看到人民幣繼續貶值,因為中國不能靠貶值來刺激出口,卻不注重擴大內需,這樣只會讓中國的經濟結構很難得到調整」,但在短短4個月後,政策方向卻大反轉,中國終究還是必須透過貶值來提振短期的經濟成長。
人民幣貶值雖然可以提振出口並刺激經濟,但人民幣走貶卻不利於股市的發展,因為短期間將引發市場對人民幣續貶的預期,造成人民幣計價資產的投資價值下滑而出現投資虧損和匯損雙重損失,並進一步促成資金再度從中國的股市流出,而這對近期已大跌的中國股市來說是雪上加霜,因此可預期短期間中國股市修正仍不會結束,目前仍應暫時避開中國股市。
http://news.cnyes.com/…/2015…/20150811100124144992010.shtml…